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61

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过程对提升复苏效果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文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检索所有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以穴位针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风险评估,运用RevMan5.3软件对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经复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复苏后生存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4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2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并没有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OR=2.31,95%CI(0.68,7.83),P>0.05],没有提高存活率[OR=2.27,95%CI=(0.92,5.61),P>0.05],但是能提高复苏后平均动脉压水平[MD=7.12,95%CI=(2.16,12.07),P=0.005],提高血氧饱和度水平[MD=9.60,95%CI=(3.43,15.77),P=0.002].结论 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并没有明显提高复苏疗效,但针刺干预对复苏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以及质量均较低,样本量较少,因此仍然需要严谨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验证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过程的

作者:吴炎华;彭喆;曾瑞峰;丁邦晗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2020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61
作者:
吴炎华;彭喆;曾瑞峰;丁邦晗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年 29卷 3期
标签:
心肺复苏 穴位 针刺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过程对提升复苏效果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文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检索所有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以穴位针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风险评估,运用RevMan5.3软件对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经复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复苏后生存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4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2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并没有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OR=2.31,95%CI(0.68,7.83),P>0.05],没有提高存活率[OR=2.27,95%CI=(0.92,5.61),P>0.05],但是能提高复苏后平均动脉压水平[MD=7.12,95%CI=(2.16,12.07),P=0.005],提高血氧饱和度水平[MD=9.60,95%CI=(3.43,15.77),P=0.002].结论 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并没有明显提高复苏疗效,但针刺干预对复苏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以及质量均较低,样本量较少,因此仍然需要严谨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验证穴位针刺干预心肺复苏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