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56

目的 比较皮质下缺血性抑郁和皮质下缺血性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根据抑郁和痴呆的诊断标准及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of Depression,HRSD)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为无抑郁或痴呆组(29例)、抑郁组(19例)、痴呆组(12例)、抑郁伴痴呆组(10例).应用HRSD对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表现特点.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社会经济因素及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发生率,抑郁组以抑郁情绪(17例,89.5%)、精神性焦虑(16例,84.2%)、躯体性焦虑(15例,78.9%)最突出,而痴呆组和抑郁伴痴呆组以阻滞(8例,66.6%和9例,90.0%)最突出.就严重程度,除睡眠障碍外,抑郁组以焦虑躯体化症状[0.8(0.2,2)]最严重,而痴呆组和抑郁伴痴呆组以阻滞症状[1(0.3,1.8)和1.1 (0.3,2)]最严重.抑郁组的抑郁程度较抑郁伴痴呆组更高(P=0.026).焦虑躯体化更突出(P<0.01).结论 皮质下缺血性抑郁和皮质下缺血性痴呆及两者共存的患者的情绪损害特点存在着差异,皮质下缺血性抑郁较偏向于经典抑郁症所致情绪

作者:糜建华;曹雯炜;徐群;李焰生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12 年 0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56
作者:
糜建华;曹雯炜;徐群;李焰生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2012 年 07卷 3期
标签: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抑郁 痴呆
目的 比较皮质下缺血性抑郁和皮质下缺血性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根据抑郁和痴呆的诊断标准及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of Depression,HRSD)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为无抑郁或痴呆组(29例)、抑郁组(19例)、痴呆组(12例)、抑郁伴痴呆组(10例).应用HRSD对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表现特点.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社会经济因素及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发生率,抑郁组以抑郁情绪(17例,89.5%)、精神性焦虑(16例,84.2%)、躯体性焦虑(15例,78.9%)最突出,而痴呆组和抑郁伴痴呆组以阻滞(8例,66.6%和9例,90.0%)最突出.就严重程度,除睡眠障碍外,抑郁组以焦虑躯体化症状[0.8(0.2,2)]最严重,而痴呆组和抑郁伴痴呆组以阻滞症状[1(0.3,1.8)和1.1 (0.3,2)]最严重.抑郁组的抑郁程度较抑郁伴痴呆组更高(P=0.026).焦虑躯体化更突出(P<0.01).结论 皮质下缺血性抑郁和皮质下缺血性痴呆及两者共存的患者的情绪损害特点存在着差异,皮质下缺血性抑郁较偏向于经典抑郁症所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