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93 | 下载728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治疗病例中,影像学上为颅内多发病变的6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1.6个月。病灶可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等部位,以幕上受累较为多见。病理检查结果为:胶质瘤13例,转移瘤1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8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5例,血管炎3例,线粒体脑病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Rosai-Dorfman病2例,放射性脑病2例。其中,线粒体脑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皮层受累为主,转移瘤和血源性感染主要累及灰白质交界区,胶质瘤、脱髓鞘疾病和放射性脑病以白质病变为主,血管炎表现为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病变。结论 多种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在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颅内多发病变,其中以胶质瘤、转移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多见。积极开展颅内多发病变脑组织活检,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是提高颅内多发病变诊断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晓娟;朴月善;陈莉;汤国才;隗立峰;杨虹;卢德宏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年 40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93 | 下载:728
作者:
张晓娟;朴月善;陈莉;汤国才;隗立峰;杨虹;卢德宏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年 40卷 9期
标签:
脑疾病 脑肿瘤 肿瘤,神经上皮 脱髓鞘疾病 Brain diseases Brain neoplasms Neoplasms,neuroepithelial Demyelinating diseases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治疗病例中,影像学上为颅内多发病变的6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1.6个月。病灶可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等部位,以幕上受累较为多见。病理检查结果为:胶质瘤13例,转移瘤1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8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5例,血管炎3例,线粒体脑病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Rosai-Dorfman病2例,放射性脑病2例。其中,线粒体脑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皮层受累为主,转移瘤和血源性感染主要累及灰白质交界区,胶质瘤、脱髓鞘疾病和放射性脑病以白质病变为主,血管炎表现为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病变。结论 多种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在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颅内多发病变,其中以胶质瘤、转移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多见。积极开展颅内多发病变脑组织活检,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是提高颅内多发病变诊断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