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3 | 下载72

目的 比较不同强度脉冲压力刺激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选取合适的压力刺激强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构建5 mm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术后正常喂养,不进行体外脉冲压力刺激;实验组于术后第4天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体外脉冲压力刺激持续至术后4周,1次/d,30 min/次,脉冲频率为15 Hz,并按照压力强度分为:5~7 kPa组,8 ~ 10 kPa组,11 ~13 kPa组.术后4周取材行标本大体观察、X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以评价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 术后4周标本大体观察:8 ~ 10 kPa组桡骨缺损处新生骨痂较其他3组明显偏多.术后4周X线片示4组骨缺损区均被大量高密度影填充,8 ~ 10 kPa组已基本形成完全骨性连接,其他3组骨缺损区仍可见较多低密度间隙.术后2、4周X线片.dicom原始数据分析显示8~ 10 kPa组骨缺损区X线灰度值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Lane-Sandhu X射线评分8 ~ 10 kPa组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Van Gieson染色结果显示:8 ~ 10 kPa组骨缺损区已有大量新生小梁骨完全填充,骨缺损两断端已基本形成完全骨性连接,其他3组骨缺损区有较多新生骨,其间尚存在许多纤维软骨团,骨缺损两断端未形成完全骨性连接. 结论 体外脉冲压力在8 ~10

作者:户刚;何树;毕龙;刘建;王春梅;李丹;吕荣;王军;段春光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年 1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3 | 下载:72
作者:
户刚;何树;毕龙;刘建;王春梅;李丹;吕荣;王军;段春光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年 16卷 4期
标签:
桡骨骨折 物理治疗技术 压力 兔 Radius fractures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Pressure Rabbits
目的 比较不同强度脉冲压力刺激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选取合适的压力刺激强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构建5 mm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术后正常喂养,不进行体外脉冲压力刺激;实验组于术后第4天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体外脉冲压力刺激持续至术后4周,1次/d,30 min/次,脉冲频率为15 Hz,并按照压力强度分为:5~7 kPa组,8 ~ 10 kPa组,11 ~13 kPa组.术后4周取材行标本大体观察、X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以评价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 术后4周标本大体观察:8 ~ 10 kPa组桡骨缺损处新生骨痂较其他3组明显偏多.术后4周X线片示4组骨缺损区均被大量高密度影填充,8 ~ 10 kPa组已基本形成完全骨性连接,其他3组骨缺损区仍可见较多低密度间隙.术后2、4周X线片.dicom原始数据分析显示8~ 10 kPa组骨缺损区X线灰度值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Lane-Sandhu X射线评分8 ~ 10 kPa组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Van Gieson染色结果显示:8 ~ 10 kPa组骨缺损区已有大量新生小梁骨完全填充,骨缺损两断端已基本形成完全骨性连接,其他3组骨缺损区有较多新生骨,其间尚存在许多纤维软骨团,骨缺损两断端未形成完全骨性连接. 结论 体外脉冲压力在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