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204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并观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14例,女66例;年龄16 ~ 83岁,平均47.6岁;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1d、3d、5d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在术前及术后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所测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差别.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有54例(30%)患者出现DVT.术前出现DVT 39例(21.7%),DVT类型:混合1例,远端38例;14例术后消失;术后出现DVT 40例(22.2%),DVT类型:近端1例,混合1例,远端38例;15例为术后新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D-二聚体升高是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VT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5d都高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4.当D-二聚体临界值为1.4 mg/L时,其诊断DVT的敏感性为0.944,特异度为0.246,特异性较差;当D-二聚体的浓度为4.45 mg/L时,

作者:李杰;王谦;王鹏飞;路遥;张斌飞;李忠;杨娜;田丁;张堃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年 21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204
作者:
李杰;王谦;王鹏飞;路遥;张斌飞;李忠;杨娜;田丁;张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年 21卷 11期
标签:
胫骨 腓骨 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Tibia Fibula Fractures,bone Deep vein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D-dimer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并观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14例,女66例;年龄16 ~ 83岁,平均47.6岁;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1d、3d、5d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在术前及术后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所测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差别.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有54例(30%)患者出现DVT.术前出现DVT 39例(21.7%),DVT类型:混合1例,远端38例;14例术后消失;术后出现DVT 40例(22.2%),DVT类型:近端1例,混合1例,远端38例;15例为术后新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D-二聚体升高是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VT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5d都高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4.当D-二聚体临界值为1.4 mg/L时,其诊断DVT的敏感性为0.944,特异度为0.246,特异性较差;当D-二聚体的浓度为4.45 mg/L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