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 | 下载0

目的:探讨靶向血小板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RGD/ICG/PFP@MSN)在体外的超声/近红外双模态显像潜能及对血栓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声振及碳二亚胺法制备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为载体,负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肽(RGD)、全氟戊烷(PFP)及吲哚箐绿(ICG)的纳米探针(RGD/ICG/PFP@MSN)。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探针形态;用蛋白定量法(BCA)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别检测RGD、ICG的载入;体外研究纳米探针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的成像性能、光热响应能力;用细胞毒性实验和溶血实验检测其生物安全性;在超声及NIR辐照下研究其相变情况;将探针与新鲜动脉血栓孵育后行冰冻切片观察其寻靶能力,并行超声和NIR辐照治疗,以辐照前后血栓重量变化评估其溶栓能力。结果:制备的纳米探针形态规则,大小均匀,粒径(156.83±5.05)nm,电位(11.47±0.25)mV。RGD偶联率为(77.67±4.50)

作者:王治文;姜楠;潘桔红;曹省;江智欣;周青;胡波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3 年 3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 | 下载:0
作者:
王治文;姜楠;潘桔红;曹省;江智欣;周青;胡波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3 年 32卷 10期
标签:
超声检查 纳米探针 近红外 血栓 溶栓治疗 Ultrasounography Nanoprobe Near infrared Thrombus Thrombolysis
目的:探讨靶向血小板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RGD/ICG/PFP@MSN)在体外的超声/近红外双模态显像潜能及对血栓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声振及碳二亚胺法制备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为载体,负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肽(RGD)、全氟戊烷(PFP)及吲哚箐绿(ICG)的纳米探针(RGD/ICG/PFP@MSN)。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探针形态;用蛋白定量法(BCA)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别检测RGD、ICG的载入;体外研究纳米探针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的成像性能、光热响应能力;用细胞毒性实验和溶血实验检测其生物安全性;在超声及NIR辐照下研究其相变情况;将探针与新鲜动脉血栓孵育后行冰冻切片观察其寻靶能力,并行超声和NIR辐照治疗,以辐照前后血栓重量变化评估其溶栓能力。结果:制备的纳米探针形态规则,大小均匀,粒径(156.83±5.05)nm,电位(11.47±0.25)mV。RGD偶联率为(77.6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