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3 | 下载385

目的 探讨儿童直立性高血压(OHT)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OHT的患儿96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病程及体位变化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观察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其诱发因素.结果 在96例OHT患儿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11.8±2.7)岁.病程小于1个月者22例,占22.9%;病程在1个月到1年之间者49例,占51.1%.就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恶心呕吐等,多在患儿突然体位变化(由卧位变为站立位)(占24.0%)或持久站立(占57.3%)的情况下发生;其他诱发因素包括运动、情绪变化、环境闷热等.患儿平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3±8)mm Hg(1mm Hg=0.133 kPa)和(59 ±6)mm Hg,直立3 min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3 ±8)mm Hg和(73 ±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4、17.936,P均<0 01);平卧位心率(81±11)次/min,站立3 min内心率最大值(113±12)次/min(t=33.092,P<0.01).结论 OHT患儿多处于青春发育期,晕厥和头晕为主要临床症状,多由体位改变或持久站立诱发.患儿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体位时,血压明显升高.

作者:赵娟;杨锦艳;金红芳;杜军保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3 | 下载:385
作者:
赵娟;杨锦艳;金红芳;杜军保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11期
标签:
儿童 疾病特征 直立性高血压 Child Disease attributes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
目的 探讨儿童直立性高血压(OHT)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OHT的患儿96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病程及体位变化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观察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其诱发因素.结果 在96例OHT患儿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11.8±2.7)岁.病程小于1个月者22例,占22.9%;病程在1个月到1年之间者49例,占51.1%.就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恶心呕吐等,多在患儿突然体位变化(由卧位变为站立位)(占24.0%)或持久站立(占57.3%)的情况下发生;其他诱发因素包括运动、情绪变化、环境闷热等.患儿平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3±8)mm Hg(1mm Hg=0.133 kPa)和(59 ±6)mm Hg,直立3 min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3 ±8)mm Hg和(73 ±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4、17.936,P均<0 01);平卧位心率(81±11)次/min,站立3 min内心率最大值(113±12)次/min(t=33.092,P<0.01).结论 OHT患儿多处于青春发育期,晕厥和头晕为主要临床症状,多由体位改变或持久站立诱发.患儿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体位时,血压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