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90 | 下载1455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对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复发的住院患儿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随访1次,应用改良Rankin量表及年复发率进行疗效评价;行B细胞数值监测;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每种疾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复发率(次/年)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儿共38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岁,其中多发性硬化4例,视神经脊髓炎5例,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6例,重症肌无力9例,免疫性脑炎及其他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14例.患儿病程2 ~ 87个月,平均(21±19)个月,随访时间2~ 52个月.38例患儿使用利妥昔单抗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3,4)分,年复发率2.56(1.8,4.75)次/年,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0,2)分,年复发率0(0,0.17)次/年,二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1、-4.71,P均<0.01).38例患儿中控制23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加重2例,因随访时间短不能确定疗效6例,因过敏反应退出治疗1例,总有效率74%.出现严重的肺部卡氏肺囊虫感染1例.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

作者:傅卓;包新华;吴晔;周季;张月华;张尧;季涛云;陈岩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7 年 5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90 | 下载:1455
作者:
傅卓;包新华;吴晔;周季;张月华;张尧;季涛云;陈岩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7 年 55卷 9期
标签: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复发 利妥昔单抗 Autoimmune diseases of nervous system Recurrence Rituximab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对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复发的住院患儿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随访1次,应用改良Rankin量表及年复发率进行疗效评价;行B细胞数值监测;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每种疾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复发率(次/年)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儿共38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岁,其中多发性硬化4例,视神经脊髓炎5例,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6例,重症肌无力9例,免疫性脑炎及其他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14例.患儿病程2 ~ 87个月,平均(21±19)个月,随访时间2~ 52个月.38例患儿使用利妥昔单抗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3,4)分,年复发率2.56(1.8,4.75)次/年,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0,2)分,年复发率0(0,0.17)次/年,二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1、-4.71,P均<0.01).38例患儿中控制23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加重2例,因随访时间短不能确定疗效6例,因过敏反应退出治疗1例,总有效率74%.出现严重的肺部卡氏肺囊虫感染1例.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