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7 | 下载445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影像评估对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2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全部行DSA、高分辨率MRI斑块成像、CT或MR灌注成像,分别对脑供血动脉、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及成分、脑血流灌注情况等进行评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根据高分辨MRI表现分析斑块性质,对不稳定性斑块患者行介入治疗;而对动脉炎性狭窄的患者则采用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有无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结果 18例患者MRI表现为血管偏心狭窄、病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DSA表现为Mori B型或C型病变,判断狭窄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这18例中13例为不稳定斑块;1例为稳定斑块伴灌注失代偿,给予颅内支架成形术;其余4例稳定斑块引起狭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8例狭窄由动脉炎引起,MRI显示狭窄病变处内膜向心性增厚和环形强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本组患者随访1.0~8.0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平均(5.2±3.1)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病变相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前进行综合影像评估,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天晓;王子亮;李钊硕;薛绛宇;白卫星;李立;王梅云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年 4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7 | 下载:445
作者:
李天晓;王子亮;李钊硕;薛绛宇;白卫星;李立;王梅云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年 43卷 12期
标签:
颅内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Intracranial artery diseas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影像评估对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2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全部行DSA、高分辨率MRI斑块成像、CT或MR灌注成像,分别对脑供血动脉、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及成分、脑血流灌注情况等进行评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根据高分辨MRI表现分析斑块性质,对不稳定性斑块患者行介入治疗;而对动脉炎性狭窄的患者则采用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有无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结果 18例患者MRI表现为血管偏心狭窄、病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DSA表现为Mori B型或C型病变,判断狭窄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这18例中13例为不稳定斑块;1例为稳定斑块伴灌注失代偿,给予颅内支架成形术;其余4例稳定斑块引起狭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8例狭窄由动脉炎引起,MRI显示狭窄病变处内膜向心性增厚和环形强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本组患者随访1.0~8.0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平均(5.2±3.1)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病变相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前进行综合影像评估,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