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89 | 下载388

目的 探讨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的43例患者48只耳(38例单侧突发性耳聋,5例双侧突发性耳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突发性耳聋耳对侧无症状耳纯音电测听显示正常.搜集同期单侧耳鸣患者35例,对侧耳35只无耳部病史和不适症状,2次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均正常,作为对照组.对突发性耳聋组双侧耳86只、对照组无症状耳35只,共121只耳,行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检查.采用鼓膜穿刺法向鼓室内注入Gd-DTPA稀释液0.4 ~ 0.5 ml后24 h行3.0T MRI检查.扫描结束后通过原始图像判断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是否成功,然后计算突发性耳聋组患耳、对照组无症状耳、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耳和对侧耳的耳蜗底转与相同层面的脑干信号强度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患耳与对照组无症状耳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者患耳和对侧耳上述强度比的差异.结果 121只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均获成功.12只(25%,12/48)突发性耳聋患耳见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组48只患耳的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为2.062±0.907,对照组35只无症状耳的上述强度比为2.703±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19,P=O.

作者:刘颖;曹代荣;方哲明;邢振;顾晰;陈曦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 年 4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89 | 下载:388
作者:
刘颖;曹代荣;方哲明;邢振;顾晰;陈曦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 年 48卷 12期
标签: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磁共振成像 Hearing loss Sudd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 探讨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的43例患者48只耳(38例单侧突发性耳聋,5例双侧突发性耳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突发性耳聋耳对侧无症状耳纯音电测听显示正常.搜集同期单侧耳鸣患者35例,对侧耳35只无耳部病史和不适症状,2次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均正常,作为对照组.对突发性耳聋组双侧耳86只、对照组无症状耳35只,共121只耳,行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检查.采用鼓膜穿刺法向鼓室内注入Gd-DTPA稀释液0.4 ~ 0.5 ml后24 h行3.0T MRI检查.扫描结束后通过原始图像判断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是否成功,然后计算突发性耳聋组患耳、对照组无症状耳、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耳和对侧耳的耳蜗底转与相同层面的脑干信号强度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患耳与对照组无症状耳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者患耳和对侧耳上述强度比的差异.结果 121只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均获成功.12只(25%,12/48)突发性耳聋患耳见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组48只患耳的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为2.062±0.907,对照组35只无症状耳的上述强度比为2.703±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19,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