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260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Ponte截骨置钉二期后路矫形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一期后路Ponte截骨二期后路矫形治疗的Cobb角大于100°的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4~30岁,平均(21.4±4.1)岁.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106°~156°,平均125.8°;后凸角59°~141°,平均100.1°.一期后路Ponte截骨松解、置钉,术后Halo-股骨髁上牵引,再行二期后路置棒矫形融合术.比较术前站立位、后路松解牵引后仰卧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冠状面主弯Cobb角.结果 术前仰卧Bending位主弯侧凸柔韧性为14.8%±7.5%;后路松解牵引后主弯侧凸柔韧性为29.1%±9.9%;较术前平均提高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路矫形术后主弯Cobb角平均74.4°±14.5°,矫正率平均41.0%±8.1%;与术前仰卧Bending位和松解牵引后比较矫正率分别提高了26.2%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5~36个月,平均(24.0±5.9)个月.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平均丢失1.4°.术后后凸角平均53.0°±13.7°,较术前(100.1°±23.7°)明显改善,矫正率平均46.1%±11.9%,末次随访时无矫正丢失.牵引中1例发生左侧股骨髁上钉道感染,2例发生左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后路Ponte截骨松解+Halo-股骨髁上牵引

作者:谢丁丁;朱泽章;邱勇;刘臻;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5 年 3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260
作者:
谢丁丁;朱泽章;邱勇;刘臻;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5 年 35卷 6期
标签:
脊柱侧凸 截骨术 牵引术 矫形外科手术 Scoliosis Osteotomy Traction Orthopedic procedures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Ponte截骨置钉二期后路矫形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一期后路Ponte截骨二期后路矫形治疗的Cobb角大于100°的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4~30岁,平均(21.4±4.1)岁.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106°~156°,平均125.8°;后凸角59°~141°,平均100.1°.一期后路Ponte截骨松解、置钉,术后Halo-股骨髁上牵引,再行二期后路置棒矫形融合术.比较术前站立位、后路松解牵引后仰卧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冠状面主弯Cobb角.结果 术前仰卧Bending位主弯侧凸柔韧性为14.8%±7.5%;后路松解牵引后主弯侧凸柔韧性为29.1%±9.9%;较术前平均提高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路矫形术后主弯Cobb角平均74.4°±14.5°,矫正率平均41.0%±8.1%;与术前仰卧Bending位和松解牵引后比较矫正率分别提高了26.2%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5~36个月,平均(24.0±5.9)个月.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平均丢失1.4°.术后后凸角平均53.0°±13.7°,较术前(100.1°±23.7°)明显改善,矫正率平均46.1%±11.9%,末次随访时无矫正丢失.牵引中1例发生左侧股骨髁上钉道感染,2例发生左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后路Ponte截骨松解+Halo-股骨髁上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