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5 | 下载140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NC)组以标准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HF)组和白藜芦醇治疗(RT)组以高脂饲料喂养,RT组第7周开始加用白藜芦醇治疗(100mg·kg-1·d).在第16周结束实验,以正糖-高胰岛素钳夹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抵抗;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内5'-磷酸腺苷活化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HF组与NC组相比,内脏脂肪和肝指数增高(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葡萄糖输注率下降(t=10.554,P<0.01);光学显微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到NC组的45.8

作者:SHANG Jing;陈璐璐;肖方喜;丁洪成;SUN Hui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8 年 1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5 | 下载:140
作者:
SHANG Jing;陈璐璐;肖方喜;丁洪成;SUN Hui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8 年 16卷 8期
标签:
脂肪肝 胰岛素抗药性 白藜芦醇 5'-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Fatty liver Insulin resistance Resveratrol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NC)组以标准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HF)组和白藜芦醇治疗(RT)组以高脂饲料喂养,RT组第7周开始加用白藜芦醇治疗(100mg·kg-1·d).在第16周结束实验,以正糖-高胰岛素钳夹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抵抗;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内5'-磷酸腺苷活化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HF组与NC组相比,内脏脂肪和肝指数增高(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葡萄糖输注率下降(t=10.554,P<0.01);光学显微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到NC组的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