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0 | 下载418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8 F-FDG PET/CT显像中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和(或)骨质代谢异常但未发现骨外恶性肿瘤的患者46例,经随访诊断为多发骨髓瘤26例(男12例,平均年龄55.4岁)、多发骨转移瘤20例(男9例,平均年龄50.2岁).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特征及尿本-周蛋白结果,综合形成新的诊断标准(病灶数目≥10处、以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为主、SUVmax<4.0、尿本-周蛋白阳性,符合2项以上即考虑骨髓瘤可能),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评价.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骨髓瘤患者人均病灶数为15.8处,骨转移瘤为7.8处;71.8%(296/412)的多发骨髓瘤病灶和28.8% (45/156)的骨转移瘤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前者比例明显高于后者(x2=87.2,P<0.05);骨髓瘤病灶和骨转移瘤病灶SUVmax分别为3.81±2.17和5.82±3.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8.29,P<0.05).依据新诊断标准,18F-FDG PET/CT对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鉴别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5% (23/26)、85.0%(17/20)和87.0%(40/46),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尿本-周蛋白检查[65.4% (17/26);x2=3.90,P<0.05],其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初始PET/CT诊断

作者:李现军;郑劲松;孙建梅;赵宁宁;李凤岐

来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5 年 3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0 | 下载:418
作者:
李现军;郑劲松;孙建梅;赵宁宁;李凤岐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5 年 35卷 4期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本琼氏蛋白质 Multiple myeloma Bone neoplasms Neoplasm metastasis Tomography,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Deoxyglucose Bence Jones protein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8 F-FDG PET/CT显像中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和(或)骨质代谢异常但未发现骨外恶性肿瘤的患者46例,经随访诊断为多发骨髓瘤26例(男12例,平均年龄55.4岁)、多发骨转移瘤20例(男9例,平均年龄50.2岁).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特征及尿本-周蛋白结果,综合形成新的诊断标准(病灶数目≥10处、以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为主、SUVmax<4.0、尿本-周蛋白阳性,符合2项以上即考虑骨髓瘤可能),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评价.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骨髓瘤患者人均病灶数为15.8处,骨转移瘤为7.8处;71.8%(296/412)的多发骨髓瘤病灶和28.8% (45/156)的骨转移瘤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前者比例明显高于后者(x2=87.2,P<0.05);骨髓瘤病灶和骨转移瘤病灶SUVmax分别为3.81±2.17和5.82±3.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8.29,P<0.05).依据新诊断标准,18F-FDG PET/CT对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鉴别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5% (23/26)、85.0%(17/20)和87.0%(40/46),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尿本-周蛋白检查[65.4% (17/26);x2=3.90,P<0.05],其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初始PET/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