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70 | 下载368

目的 报道1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方法 对2008年3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36岁男性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行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从文献中检索到14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无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对15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以发热和肺部多发结节就诊,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证实为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虽经CHOP方案化疗,但病情不断加重,诊断20 d后死亡.总结以肺部及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主要见于老年人,年龄为36~79岁,中位年龄59岁;男11例,女4例;主要症状为气短(10/15)、发热(9/15)、咳嗽(5/15)、体重减轻(5/15)和乏力(2/15)等;肺功能检查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有肺动脉高压,8例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条索状阴影和(或)多发结节影,部分结节呈楔形,位于胸膜下,常伴有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例为B细胞性,3例为T细胞性,2例未区分细胞类型.有随访资料的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6例,均行CHOP方案化疗,4例存活,2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的预后均较差,经CHOP方案

作者:冯瑞娥;刘鸿瑞;周炜洵;施举红;田欣伦;王焕玲;任新瑜;凌庆;崔全才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年 3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70 | 下载:368
作者:
冯瑞娥;刘鸿瑞;周炜洵;施举红;田欣伦;王焕玲;任新瑜;凌庆;崔全才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年 32卷 1期
标签:
肺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内淋巴瘤病 Lung Lymphoma non-Hodgkin Intravascular lymphomatosis
目的 报道1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方法 对2008年3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36岁男性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行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从文献中检索到14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无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对15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以发热和肺部多发结节就诊,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证实为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虽经CHOP方案化疗,但病情不断加重,诊断20 d后死亡.总结以肺部及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内淋巴瘤病主要见于老年人,年龄为36~79岁,中位年龄59岁;男11例,女4例;主要症状为气短(10/15)、发热(9/15)、咳嗽(5/15)、体重减轻(5/15)和乏力(2/15)等;肺功能检查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有肺动脉高压,8例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条索状阴影和(或)多发结节影,部分结节呈楔形,位于胸膜下,常伴有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例为B细胞性,3例为T细胞性,2例未区分细胞类型.有随访资料的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6例,均行CHOP方案化疗,4例存活,2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病的预后均较差,经CHOP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