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36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心脏局部组织的病理及场电位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体质量180~250 g,随机分为抑郁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用Cronli方法 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对抑郁组大鼠在慢性应激前后进行糖水消耗试验和旷场行为测试.应用微电极阵记录技术观察大鼠的心率、心房及心室肌组织局部场电位时程(fAPD)的变化规律及左心室心尖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ion染色.结果 (1)抑郁组大鼠慢性应激后心率[(107±18)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99±9)次/min]、心房肌组织fAPD[(83.1±4.6)ms]显著长于对照组[(45.8±3.7)ms],场电位离散度[(628±90)ms]大于对照组[(349±69)ms];(2)抑郁组心室肌局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结论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心率、心房组织fAPD及其离散度的改变,是慢性应激致大鼠心肌炎症及心肌纤维化进而增加心肌组织电兴奋的离散度,这可能慢性抑郁性心律失常的基础.

作者:侯月梅;刘政疆;孙娟;张彦;冯艳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36
作者:
侯月梅;刘政疆;孙娟;张彦;冯艳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4期
标签:
模型 动物 抑郁 微电极 动作电位 心肌疾病 纤维化 Models,animal Depression Microelectrodes Action potentials Cardiomyopathies Fibrosis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心脏局部组织的病理及场电位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体质量180~250 g,随机分为抑郁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用Cronli方法 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对抑郁组大鼠在慢性应激前后进行糖水消耗试验和旷场行为测试.应用微电极阵记录技术观察大鼠的心率、心房及心室肌组织局部场电位时程(fAPD)的变化规律及左心室心尖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ion染色.结果 (1)抑郁组大鼠慢性应激后心率[(107±18)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99±9)次/min]、心房肌组织fAPD[(83.1±4.6)ms]显著长于对照组[(45.8±3.7)ms],场电位离散度[(628±90)ms]大于对照组[(349±69)ms];(2)抑郁组心室肌局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结论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心率、心房组织fAPD及其离散度的改变,是慢性应激致大鼠心肌炎症及心肌纤维化进而增加心肌组织电兴奋的离散度,这可能慢性抑郁性心律失常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