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38 | 下载196

目的 综合分析自杀未遂者自杀风险及与6年内再次自杀的关系.方法 采用涉及自杀风险的评定量表或调查条目对人院抢救治疗的1 15例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后并随访6年.6年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21例与未出现自杀的94例患者比较,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评定量表或调查条目作为再次自杀风险评估项目.连续变量评估项目依其ROC最佳诊断临界值转换2分变量后,统计有、无再次自杀在项目上的OR值作为影响权重并作为单项得分.累计自杀未遂者各项评估项目得分作为综合评估结果,分析其与6年内再次自杀的关系.结果 (1)世界卫生组织量表评分、贝克抑郁问卷评分、自杀未遂史、自杀强度得分、精神疾病、无望感、健康自我评价、年龄及困扰1年以上疾病残疾9项检验变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0.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列为再次自杀风险评估项目.(2)115例自杀未遂者在综合评估9个项目累计得分(32.2±31.0)分,最小得分为0分,最高93.2分.综合评估分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3)综合累计评估的2个明显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0.5分和57.5分,以此临界值分3组,≤30.5分组59例中再次自杀者1例(1.7%);30.5~57.5分组24例中再次自杀者2例(8.3%);≥57.5分组32例中再次自杀者18例(56.4%),且有5例

作者:徐东;李献云;安静;梁红;童永胜;王绍礼;杨甫德;张学立;曹孔敬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4 年 4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38 | 下载:196
作者:
徐东;李献云;安静;梁红;童永胜;王绍礼;杨甫德;张学立;曹孔敬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4 年 47卷 5期
标签:
自杀未遂 再次自杀 ROC曲线 综合评估 Suicide,attempted Repetition of suicide ROC curve Suicidal predicting assessment generalized
目的 综合分析自杀未遂者自杀风险及与6年内再次自杀的关系.方法 采用涉及自杀风险的评定量表或调查条目对人院抢救治疗的1 15例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后并随访6年.6年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21例与未出现自杀的94例患者比较,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评定量表或调查条目作为再次自杀风险评估项目.连续变量评估项目依其ROC最佳诊断临界值转换2分变量后,统计有、无再次自杀在项目上的OR值作为影响权重并作为单项得分.累计自杀未遂者各项评估项目得分作为综合评估结果,分析其与6年内再次自杀的关系.结果 (1)世界卫生组织量表评分、贝克抑郁问卷评分、自杀未遂史、自杀强度得分、精神疾病、无望感、健康自我评价、年龄及困扰1年以上疾病残疾9项检验变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0.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列为再次自杀风险评估项目.(2)115例自杀未遂者在综合评估9个项目累计得分(32.2±31.0)分,最小得分为0分,最高93.2分.综合评估分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3)综合累计评估的2个明显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0.5分和57.5分,以此临界值分3组,≤30.5分组59例中再次自杀者1例(1.7%);30.5~57.5分组24例中再次自杀者2例(8.3%);≥57.5分组32例中再次自杀者18例(56.4%),且有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