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142

目的 探讨ANCA相关血管炎并发肥厚性硬脊髓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例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并发肥厚性硬脊髓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总结其治疗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AAV起病年龄中位数为50.5(26~66)岁.其中1例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5例为未分类AAV.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 乏力、颈肩腰背痛、 躯干及肢体麻木.6例患者的血沉平均值为(79.17±39.3)mm/h,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77.53(36.45~169.45)mg/L.6例患者脑脊液蛋白中位数为13.95(1.36~36.08)g/L,均存在异常淋巴细胞激活.增强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硬脊髓膜增厚,在T1WI主要呈低或等信号,在T2WI主要呈低或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6例患者均给予激素冲击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5例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平均随访60个月,6例患者症状均改善,5例患者影像学缓解.结论 肥厚性硬脊髓膜炎是AAV罕见的临床表现,脊髓增强核磁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是治疗的首选,可考虑联合鞘内注射治疗.

作者:承飞;周佳鑫;彭琳一;赵久良;张莉;曾小峰;田新平

来源: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 年 1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142
作者:
承飞;周佳鑫;彭琳一;赵久良;张莉;曾小峰;田新平
来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 年 14卷 4期
标签:
ANCA相关血管炎 肥厚性硬膜炎 肥厚性硬脊髓膜炎
目的 探讨ANCA相关血管炎并发肥厚性硬脊髓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例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并发肥厚性硬脊髓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总结其治疗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AAV起病年龄中位数为50.5(26~66)岁.其中1例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5例为未分类AAV.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 乏力、颈肩腰背痛、 躯干及肢体麻木.6例患者的血沉平均值为(79.17±39.3)mm/h,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77.53(36.45~169.45)mg/L.6例患者脑脊液蛋白中位数为13.95(1.36~36.08)g/L,均存在异常淋巴细胞激活.增强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硬脊髓膜增厚,在T1WI主要呈低或等信号,在T2WI主要呈低或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6例患者均给予激素冲击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5例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平均随访60个月,6例患者症状均改善,5例患者影像学缓解.结论 肥厚性硬脊髓膜炎是AAV罕见的临床表现,脊髓增强核磁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是治疗的首选,可考虑联合鞘内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