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73

目的:研究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是否依赖于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途径。方法培养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小檗碱处理。葡萄糖消耗实验和乳酸生成实验用于检测小檗碱的降糖以及刺激糖酵解的作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Compound C,CC)和显性失活突变型AMPK,即腺病毒负显性AMPK(Ad-DN-AMPK)腺病毒用于抑制AMPK的表达和活性。Western印迹法用于检测AMPK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以评估AMPK通路的活性。结果小檗碱显著刺激了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药物作用。5和10μmol/L的小檗碱显著增加AMPK及其下游蛋白ACC的磷酸化水平。CC和Ad-DN-AMPK腺病毒转染能明显抑制细胞内AMPK信号通路的活性。然而,在AMPK活性被抑制的条件下,小檗碱依然能够显著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论小檗碱通过刺激糖酵解而上调细胞的糖代谢,该作用无需AMPK信号通路的参与。即使在AMPK的表达或者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小檗碱依然能够发挥显著的降糖作用。

作者:肖元元;徐淼;殷峻;沈丽;魏丽

来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 年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73
作者:
肖元元;徐淼;殷峻;沈丽;魏丽
来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 年 11期
标签:
小檗碱 AMPK 糖酵解 乳酸 berberine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glycolysis lactic acid
目的:研究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是否依赖于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途径。方法培养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小檗碱处理。葡萄糖消耗实验和乳酸生成实验用于检测小檗碱的降糖以及刺激糖酵解的作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Compound C,CC)和显性失活突变型AMPK,即腺病毒负显性AMPK(Ad-DN-AMPK)腺病毒用于抑制AMPK的表达和活性。Western印迹法用于检测AMPK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以评估AMPK通路的活性。结果小檗碱显著刺激了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药物作用。5和10μmol/L的小檗碱显著增加AMPK及其下游蛋白ACC的磷酸化水平。CC和Ad-DN-AMPK腺病毒转染能明显抑制细胞内AMPK信号通路的活性。然而,在AMPK活性被抑制的条件下,小檗碱依然能够显著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论小檗碱通过刺激糖酵解而上调细胞的糖代谢,该作用无需AMPK信号通路的参与。即使在AMPK的表达或者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小檗碱依然能够发挥显著的降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