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 | 下载0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高钾、冷停跳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0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预缺血组(PC组),每组5只。CPB期间心脏高钾停跳,全心缺血60分,恢复灌注30分。PC组在CPB开始后、心脏停跳前增加预缺血5分钟、再灌注10分钟,对比观察阻断升主动脉前、后心肌超微结构、腺苷酸含量(ATP、ADP、AMP、TAN、E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酸(MDA)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1)PC组在缺血30分钟、60分钟及开放升主动脉20分钟时,正常线粒体和糖原含量均接近缺血前水平,并明显高于C组(P<0.01);(2)心脏阻断前、后PC组心肌组织ATP、EC含量无显著变化,与C组同时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或0.01);(3)缺血60分钟以及开放20分钟C组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与PC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或0.01);(4)开放升主动脉后,PC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迅速恢复,其中CO、SV、CI、LVSW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心肌缺血预处理明显增强体外循环心脏缺血再灌注期超微结构的保护效果,降低ATP的消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加速血流动力学的恢复。

作者:喻田;余志豪;刘兴奎;李宗权;邓云坤;高振宇;杨兴华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 年 1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 | 下载:0
作者:
喻田;余志豪;刘兴奎;李宗权;邓云坤;高振宇;杨兴华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 年 17卷 12期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肺转流术 心肌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高钾、冷停跳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0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预缺血组(PC组),每组5只。CPB期间心脏高钾停跳,全心缺血60分,恢复灌注30分。PC组在CPB开始后、心脏停跳前增加预缺血5分钟、再灌注10分钟,对比观察阻断升主动脉前、后心肌超微结构、腺苷酸含量(ATP、ADP、AMP、TAN、E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酸(MDA)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1)PC组在缺血30分钟、60分钟及开放升主动脉20分钟时,正常线粒体和糖原含量均接近缺血前水平,并明显高于C组(P<0.01);(2)心脏阻断前、后PC组心肌组织ATP、EC含量无显著变化,与C组同时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或0.01);(3)缺血60分钟以及开放20分钟C组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与PC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或0.01);(4)开放升主动脉后,PC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迅速恢复,其中CO、SV、CI、LVSW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心肌缺血预处理明显增强体外循环心脏缺血再灌注期超微结构的保护效果,降低ATP的消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加速血流动力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