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77

目的:研究1个骨硬化症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方法:对1个来自江苏省家系中的6例患者和6名健康家庭成员进行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检测,并摄胸腰椎正侧位片、颅骨正侧位片、骨盆平片,同时对致病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 LRP5)进行Sanger测序,通过SWISS-MODEL网站预测分析LRP5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4例成年患者(1例男性和3例女性)身材高大,均出现下颌骨增大,并且在下颚中央可见腭隆凸。4例患者均未发生过骨折。头颅、下颌骨和骨盆摄片可见颅板增厚,蝶鞍扩大,下颌骨增大和长骨骨皮质增厚。所有患者腰椎、股骨颈以及总髋部的骨密度绝对值相对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均显著增高,不同部位的Z值分别为腰椎2~4 (6.31±4.03) SD、股骨颈(6.56±2.36) SD、总髋部(7.19±2.03) SD。基因测序结果表明,6例患者均携带LRP5基因2号外显子p.Asp111Tyr(c.331G>T; D111Y)的杂合突变,而其他家庭成员均为野生型(c.331G>G; D111D)。突变蛋白构象预测结果显示,此突变位于LRP5基因2号外显子的氨基末端,即LRP5蛋白的第一个β螺旋发生区域。结论:LRP5基因的D111Y突变导致了以良性骨密度增加为特征的临床表型,不增加骨折风险。此突变可能通过改变LR

作者:袁琦;杨静蕾;孙梦悦;朱昭环;姜玉章;杨士军;胡东;陶沙;董美娟;毛莉

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年 3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77
作者:
袁琦;杨静蕾;孙梦悦;朱昭环;姜玉章;杨士军;胡东;陶沙;董美娟;毛莉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年 36卷 1期
标签:
骨硬化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功能获得性突变 Wnt信号通路 Osteosclerosis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 Gain of function Wnt signaling pathway
目的:研究1个骨硬化症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方法:对1个来自江苏省家系中的6例患者和6名健康家庭成员进行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检测,并摄胸腰椎正侧位片、颅骨正侧位片、骨盆平片,同时对致病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 LRP5)进行Sanger测序,通过SWISS-MODEL网站预测分析LRP5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4例成年患者(1例男性和3例女性)身材高大,均出现下颌骨增大,并且在下颚中央可见腭隆凸。4例患者均未发生过骨折。头颅、下颌骨和骨盆摄片可见颅板增厚,蝶鞍扩大,下颌骨增大和长骨骨皮质增厚。所有患者腰椎、股骨颈以及总髋部的骨密度绝对值相对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均显著增高,不同部位的Z值分别为腰椎2~4 (6.31±4.03) SD、股骨颈(6.56±2.36) SD、总髋部(7.19±2.03) SD。基因测序结果表明,6例患者均携带LRP5基因2号外显子p.Asp111Tyr(c.331G>T; D111Y)的杂合突变,而其他家庭成员均为野生型(c.331G>G; D111D)。突变蛋白构象预测结果显示,此突变位于LRP5基因2号外显子的氨基末端,即LRP5蛋白的第一个β螺旋发生区域。结论:LRP5基因的D111Y突变导致了以良性骨密度增加为特征的临床表型,不增加骨折风险。此突变可能通过改变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