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3 | 下载0

一、本文在同时取材、并行染色的条件下,对22例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4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与血涂片进行了组织化学的观察。用甲绿-口派口朗咛染色、DDD反应、PAS反中华内科杂志应、改进的Gomori氏等硫化钴沉淀反应、Sato氏联苯胺反应等方法,分别显示了骨髓与血细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质结合硫氢基、糖元、硷性磷酸酶及过氧化酶的改变,并以Wright氏染色做了一般形态学的观察。二、组织化学所见:①核糖核酸的含量,在患者血细胞发育中的某些阶段(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有明显的减低。②硷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元含量在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显著增高。③过氧化酶反应在患者的粒细胞中轻度增高。④蛋白质结合硫氢基,患者无减低现象。三、一般形态学所见:①有4/5的患者的骨髓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有核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分裂相减少或缺如等),其中占总数1/5的病例呈极度萎缩状态;而另外有1/5的病例,骨髓像呈增生旺盛而成熟过程障碍之特点。②伴随粒、红细胞系的再生障碍,可见淋巴细胞百分比率的明显增高,网状细胞(Ferrata细胞)数目增多,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和巨核细胞极度减低或缺如等现象。

作者:王声远;尤振;陈大仁;郭钤新;马文昭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1961 年 0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3 | 下载:0
作者:
王声远;尤振;陈大仁;郭钤新;马文昭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1961 年 09卷 3期
一、本文在同时取材、并行染色的条件下,对22例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4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与血涂片进行了组织化学的观察。用甲绿-口派口朗咛染色、DDD反应、PAS反中华内科杂志应、改进的Gomori氏等硫化钴沉淀反应、Sato氏联苯胺反应等方法,分别显示了骨髓与血细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质结合硫氢基、糖元、硷性磷酸酶及过氧化酶的改变,并以Wright氏染色做了一般形态学的观察。二、组织化学所见:①核糖核酸的含量,在患者血细胞发育中的某些阶段(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有明显的减低。②硷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元含量在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显著增高。③过氧化酶反应在患者的粒细胞中轻度增高。④蛋白质结合硫氢基,患者无减低现象。三、一般形态学所见:①有4/5的患者的骨髓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有核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分裂相减少或缺如等),其中占总数1/5的病例呈极度萎缩状态;而另外有1/5的病例,骨髓像呈增生旺盛而成熟过程障碍之特点。②伴随粒、红细胞系的再生障碍,可见淋巴细胞百分比率的明显增高,网状细胞(Ferrata细胞)数目增多,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和巨核细胞极度减低或缺如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