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105

目的 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心肺复苏成功后72小时内脑功能、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趋势和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五指山猪32只,致颤8分钟后按标准心肺复苏操作,复苏成功28只,随机分为低温组14只和常温组14只.低温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血管内降温,将核心体温以最快速度降至33℃,维持低温12小时后被动复温(0.5℃/h)至37℃,常温组不干预温度,两组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基础状态,ROSC后6h,12h,24h,72h行脑组织DTI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 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低温组72小时成活率优于常温组(78.6%vs.50%,P<0.123),72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常温组(43.83分vs.110.57分,P=0.001).DTI结果显示:两组表观弥散系数值与部分各向异性数值在复苏后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低温组较常温组降低幅度小.结论 亚低温疗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减轻脑损伤,对脑复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DTI技术可以对复苏后脑损伤进行动态监测,对干预措施进行动态评价.

作者:唐子人;李春盛;彭朋;蒋涛;赵红;龚平;花嵘

来源:中国病案 2014 年 1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105
作者:
唐子人;李春盛;彭朋;蒋涛;赵红;龚平;花嵘
来源:
中国病案 2014 年 15卷 5期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亚低温治疗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部分各向异性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ractional anisotropy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目的 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心肺复苏成功后72小时内脑功能、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趋势和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五指山猪32只,致颤8分钟后按标准心肺复苏操作,复苏成功28只,随机分为低温组14只和常温组14只.低温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血管内降温,将核心体温以最快速度降至33℃,维持低温12小时后被动复温(0.5℃/h)至37℃,常温组不干预温度,两组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基础状态,ROSC后6h,12h,24h,72h行脑组织DTI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 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低温组72小时成活率优于常温组(78.6%vs.50%,P<0.123),72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常温组(43.83分vs.110.57分,P=0.001).DTI结果显示:两组表观弥散系数值与部分各向异性数值在复苏后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低温组较常温组降低幅度小.结论 亚低温疗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减轻脑损伤,对脑复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DTI技术可以对复苏后脑损伤进行动态监测,对干预措施进行动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