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4 | 下载7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肾脏CT灌注特点,分析破口大小、数目及位置与肾血流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AQUILION ONE 320排CT,对22例超声诊断AD的患者,术前进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5 ml/s,50 ml,320 mg I/ml),同时行胸腹部大血管CT血管造影检查,测量肾血流量参数值,并观察AD内膜破口的位置、大小及数目,比较分析患者破口大小、数目及位置与肾血流量的关系.结果 22例患者中,只有1个破口者15例,破口大小(16±9)mm;≥2个破口者7例,破口大小(6±3)mm.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B型)1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A型)6例.只有1个破口者肾血流量平均为(280±77) ml/(min· 100 ml),A型AD患者肾血流量平均值低于B型[(210±32)ml/(min·100 ml)比(292±43)ml/(min·100 ml),P<0.01],破口大小与肾血流量高度相关(r=0.968,P=0.000);≥2个破口者肾血流量平均为(246±63)ml/(min·100 ml).随破口数量增多,患者肾血流量平均值升高(P<0.05),肾动脉起源于假腔侧肾灌注优于真腔侧(P<0.05).结论 AD患者内膜破口大小及数目、位置是影响肾动脉灌注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东婷;刘家祎;温兆赢;王文川;晏子旭;张兆琪

来源:中国医药 2012 年 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4 | 下载:77
作者:
刘东婷;刘家祎;温兆赢;王文川;晏子旭;张兆琪
来源:
中国医药 2012 年 7卷 12期
标签:
灌注 肾动脉 主动脉夹层 内膜破口 Perfusion Renal artery Aortic dissection Intimal entry tears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肾脏CT灌注特点,分析破口大小、数目及位置与肾血流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AQUILION ONE 320排CT,对22例超声诊断AD的患者,术前进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5 ml/s,50 ml,320 mg I/ml),同时行胸腹部大血管CT血管造影检查,测量肾血流量参数值,并观察AD内膜破口的位置、大小及数目,比较分析患者破口大小、数目及位置与肾血流量的关系.结果 22例患者中,只有1个破口者15例,破口大小(16±9)mm;≥2个破口者7例,破口大小(6±3)mm.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B型)1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A型)6例.只有1个破口者肾血流量平均为(280±77) ml/(min· 100 ml),A型AD患者肾血流量平均值低于B型[(210±32)ml/(min·100 ml)比(292±43)ml/(min·100 ml),P<0.01],破口大小与肾血流量高度相关(r=0.968,P=0.000);≥2个破口者肾血流量平均为(246±63)ml/(min·100 ml).随破口数量增多,患者肾血流量平均值升高(P<0.05),肾动脉起源于假腔侧肾灌注优于真腔侧(P<0.05).结论 AD患者内膜破口大小及数目、位置是影响肾动脉灌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