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1 | 下载203

目的 总结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矫治儿童漏斗胸的手术方法、临床经验及早期效果. 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2月,选择性采用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治疗65例儿童漏斗胸,平均年龄5 .3岁( 4~12岁). 根据Park分型,对称型41例,不对称型24例. 术前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3.21~12.54(4.65 ±1.56). 手术采用新型钛合金支架,支架前端为圆钝收窄的穿通段,具有穿通胸骨后及肋间隙的功能. 手术仅做一处右侧胸壁2 cm横行小切口,置入支架及胸腔镜,已塑型的支架凸面朝下由右侧肋弓最高点经胸骨最低点至左侧肋弓最高点穿出,支架翻转后前端置于左侧胸壁皮下,皮下保留2~3 cm. 右侧切口内放入固定片,以螺丝与支架固定. 根据术后Haller指数及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63例. 手术时间19~45 min,平均26 min. 全组均植入1根矫形支架. 术后并发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 术后3个月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2.21~3.12(2.48 ±0.36),术后6个月2.18~3.24(2.45 ±0.3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6.286、6.487,P=0.000、0.000). 所有患儿随访9~28个月,矫形效果满意,无支架移位、获得性脊柱侧弯、金属过敏等并发症,未出现支架前端横向移位脱入胸腔. 结论 在低龄以及稍大龄轻症漏斗胸患儿中使用新型单孔

作者:陶麒麟;贾兵;闫宪刚;张惠锋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年 1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1 | 下载:203
作者:
陶麒麟;贾兵;闫宪刚;张惠锋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年 16卷 2期
标签:
漏斗胸 Nuss手术 微创手术 单切口 Pectus excavatum Nuss procedure Mininally invasive surgery Single-incision
目的 总结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矫治儿童漏斗胸的手术方法、临床经验及早期效果. 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2月,选择性采用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治疗65例儿童漏斗胸,平均年龄5 .3岁( 4~12岁). 根据Park分型,对称型41例,不对称型24例. 术前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3.21~12.54(4.65 ±1.56). 手术采用新型钛合金支架,支架前端为圆钝收窄的穿通段,具有穿通胸骨后及肋间隙的功能. 手术仅做一处右侧胸壁2 cm横行小切口,置入支架及胸腔镜,已塑型的支架凸面朝下由右侧肋弓最高点经胸骨最低点至左侧肋弓最高点穿出,支架翻转后前端置于左侧胸壁皮下,皮下保留2~3 cm. 右侧切口内放入固定片,以螺丝与支架固定. 根据术后Haller指数及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63例. 手术时间19~45 min,平均26 min. 全组均植入1根矫形支架. 术后并发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 术后3个月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2.21~3.12(2.48 ±0.36),术后6个月2.18~3.24(2.45 ±0.3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6.286、6.487,P=0.000、0.000). 所有患儿随访9~28个月,矫形效果满意,无支架移位、获得性脊柱侧弯、金属过敏等并发症,未出现支架前端横向移位脱入胸腔. 结论 在低龄以及稍大龄轻症漏斗胸患儿中使用新型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