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3 | 下载329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受者感染情况,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265例DCD供者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受者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发生时间、部位及其病原体;同时观察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糖尿病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情况.结果 术后受者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31.3%(83/265),其中49.4%的感染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42.2%和4.8%,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15.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肺部及泌尿道.单因素分析表明,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DGF、白细胞计数<4×109/L、合并糖尿病是术后受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计数<4×109/L是术后受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857、2.201和2.494,P<0.05).结论 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感染是受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处理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减少症等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国栋;陈立中;邱江;王长希;韩明;李军;费继光;邓素雄;傅茜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4 年 35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3 | 下载:329
作者:
陈国栋;陈立中;邱江;王长希;韩明;李军;费继光;邓素雄;傅茜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4 年 35卷 8期
标签: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肾移植 感染 危险因素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fection Risk factor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受者感染情况,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265例DCD供者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受者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发生时间、部位及其病原体;同时观察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糖尿病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情况.结果 术后受者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31.3%(83/265),其中49.4%的感染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42.2%和4.8%,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15.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肺部及泌尿道.单因素分析表明,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DGF、白细胞计数<4×109/L、合并糖尿病是术后受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计数<4×109/L是术后受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857、2.201和2.494,P<0.05).结论 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感染是受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处理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减少症等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