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6 | 下载76

目的 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受者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4月至2017年1 1月进行单份UCBT(Single Unit UCBT,sUCBT)并获得粒系造血恢复的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出现发热,并确诊为血流感染者25例(次),发病率为5%;22例受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包括革兰氏阴性(Gram negative,G-)菌19株(76%),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6株,31.5%)和肺炎克雷伯菌(5株,26%),二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33%和40%;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G+)菌6株(24%),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4例(66%),6例G+菌均对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敏感.22例血流感染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4例受者(63%)感染控制并且存活.结论 导致UCBT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等为主;碳青霉烯类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类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方案应作为针对 G-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首选方案,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可作为针对G+菌的首选.

作者:孙光宇;郑昌成;刘会兰;朱小玉;皖湘;汤宝林;潘田中;孙自敏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8 年 3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6 | 下载:76
作者:
孙光宇;郑昌成;刘会兰;朱小玉;皖湘;汤宝林;潘田中;孙自敏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8 年 39卷 12期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流感染 中性粒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loodstream infection Neutrophil
目的 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受者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4月至2017年1 1月进行单份UCBT(Single Unit UCBT,sUCBT)并获得粒系造血恢复的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出现发热,并确诊为血流感染者25例(次),发病率为5%;22例受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包括革兰氏阴性(Gram negative,G-)菌19株(76%),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6株,31.5%)和肺炎克雷伯菌(5株,26%),二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33%和40%;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G+)菌6株(24%),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4例(66%),6例G+菌均对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敏感.22例血流感染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4例受者(63%)感染控制并且存活.结论 导致UCBT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等为主;碳青霉烯类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类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方案应作为针对 G-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首选方案,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可作为针对G+菌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