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36 | 下载520

目的 采用床突旁动脉瘤的改良分类指导微导管塑形,根据介入治疗结果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介入治疗126例142个囊性床突旁动脉瘤.术前将动脉瘤分为Ⅰ型(眼动脉动脉瘤)和Ⅱ型(垂体上动脉动脉瘤).每一类动脉瘤被眼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的假想等分线分为两类,Ⅰ a和Ⅱa是位于等分线的近心端,Ⅰb和Ⅱb是位于等分线的远心端.每一种动脉瘤的分型都有相应的微导管塑形形态,Ⅰ a使用直管,Ⅰb使用“S”型导管,Ⅱa使用“C”型(<90°)导管,Ⅱb使用大弯型(≥90°)导管.塑形后导管的可操作性使用1~5分评级.分析微导管的可操作性与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142个动脉瘤中,有56个(39.4%)动脉瘤属于Ⅰ型,86个(60.6%)动脉瘤属于Ⅱ型.24个(16.9%)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18个(83.1%)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初始栓塞程度:完全栓塞62个(43.7%),瘤颈残留47个(33.1%),部分栓塞33个(23.2%).各型动脉瘤微导管的可操作性难度为Ⅰb>Ⅱa> Ⅰa>Ⅱb.Ⅰb型动脉瘤微导管的可操作性最差(P<0.01).结论 改良分类指导的微导管塑形可用于床突旁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汪阳;李佑祥;姜除寒;吴中学;杨新健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36 | 下载:520
作者:
汪阳;李佑祥;姜除寒;吴中学;杨新健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2期
标签:
床突旁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分类 微导管 Paraclinoid aneurysm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 Microcatheter
目的 采用床突旁动脉瘤的改良分类指导微导管塑形,根据介入治疗结果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介入治疗126例142个囊性床突旁动脉瘤.术前将动脉瘤分为Ⅰ型(眼动脉动脉瘤)和Ⅱ型(垂体上动脉动脉瘤).每一类动脉瘤被眼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的假想等分线分为两类,Ⅰ a和Ⅱa是位于等分线的近心端,Ⅰb和Ⅱb是位于等分线的远心端.每一种动脉瘤的分型都有相应的微导管塑形形态,Ⅰ a使用直管,Ⅰb使用“S”型导管,Ⅱa使用“C”型(<90°)导管,Ⅱb使用大弯型(≥90°)导管.塑形后导管的可操作性使用1~5分评级.分析微导管的可操作性与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142个动脉瘤中,有56个(39.4%)动脉瘤属于Ⅰ型,86个(60.6%)动脉瘤属于Ⅱ型.24个(16.9%)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18个(83.1%)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初始栓塞程度:完全栓塞62个(43.7%),瘤颈残留47个(33.1%),部分栓塞33个(23.2%).各型动脉瘤微导管的可操作性难度为Ⅰb>Ⅱa> Ⅰa>Ⅱb.Ⅰb型动脉瘤微导管的可操作性最差(P<0.01).结论 改良分类指导的微导管塑形可用于床突旁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