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190

目的:探讨血管内联合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急性或亚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实质出血或伴有脑梗死。8例患者术中均联合应用机械碎栓、支架取栓、导管抽吸、球囊扩张、接触性溶栓等方案。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迅速,血管内治疗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及随访时观察静脉窦的再通情况,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8例患者均经CT静脉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提示静脉窦部分再通后拔除微导管。术后患者均于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系统,留置时间为4~10 d,其中7例行3~8 d的接触性溶栓治疗,并规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见出血进展,闭塞的静脉窦均大部分再通;1个月内颅内出血吸收、水肿消退。8例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15个月,未见静脉窦血栓复发及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mRS ,其中0分3例,1分3例,2分1例,3分1例。结论: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种血管内治疗方案,可在短时间内减轻静脉窦内的血栓负荷,是治疗出血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钱尧轩;王德发;王零零;周雷;徐建国;王中;虞正权;李吻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 年 3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190
作者:
钱尧轩;王德发;王零零;周雷;徐建国;王中;虞正权;李吻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 年 36卷 11期
标签:
窦血栓形成,颅内 血管内操作 治疗结果 Sinus thrombosis, intracranial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Treatment outcome
目的:探讨血管内联合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急性或亚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实质出血或伴有脑梗死。8例患者术中均联合应用机械碎栓、支架取栓、导管抽吸、球囊扩张、接触性溶栓等方案。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迅速,血管内治疗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及随访时观察静脉窦的再通情况,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8例患者均经CT静脉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提示静脉窦部分再通后拔除微导管。术后患者均于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系统,留置时间为4~10 d,其中7例行3~8 d的接触性溶栓治疗,并规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见出血进展,闭塞的静脉窦均大部分再通;1个月内颅内出血吸收、水肿消退。8例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15个月,未见静脉窦血栓复发及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mRS ,其中0分3例,1分3例,2分1例,3分1例。结论: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种血管内治疗方案,可在短时间内减轻静脉窦内的血栓负荷,是治疗出血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