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0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24)、BMSCs组(n=24)和BMSCs+NT-3组(n=24).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BMSCs组、BMSCs+NT-3组分别于术后24 h经尾静脉注射方式移植BMSCs或NT-3基因修饰的BMSCs悬液各1 mL.于术后1、6、12、2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于术后1、12、24 d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体积;于术后6d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梗死灶周边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神经功能评估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6、12、24 d的mNSS评分均明显低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12、24 d的梗死灶体积均明显低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6d的NSE、巢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3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较单纯BMSCs移植能更进一步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NT-3基因修饰促进BMSCs神经元样分化有关.

作者:卞合涛;郝楼;黄卫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 年 16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0
作者:
卞合涛;郝楼;黄卫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 年 16卷 9期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3 基因修饰 干细胞移植 脑梗死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Neurotrophin-3 Gene modification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rebral ischemia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24)、BMSCs组(n=24)和BMSCs+NT-3组(n=24).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BMSCs组、BMSCs+NT-3组分别于术后24 h经尾静脉注射方式移植BMSCs或NT-3基因修饰的BMSCs悬液各1 mL.于术后1、6、12、2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于术后1、12、24 d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体积;于术后6d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梗死灶周边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神经功能评估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6、12、24 d的mNSS评分均明显低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12、24 d的梗死灶体积均明显低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BMSCs+NT-3组大鼠在术后6d的NSE、巢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BM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3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较单纯BMSCs移植能更进一步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NT-3基因修饰促进BMSCs神经元样分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