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243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持续负压伤口疗法(NPWT)对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5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负压治疗组19例(男11例、女8例)、循环交替负压治疗组17例(男12例、女5例)和常规换药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分别为(47±11)、(49±10)、(47±10)岁。入院后,单一负压治疗组患者接受负压为-13.3 kPa单一负压模式持续NPWT,循环交替负压治疗组患者接受负压为-16.0~-10.7 kPa循环交替负压模式持续NPWT,常规换药组患者接受碘伏浸润的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治疗7、14 d,计算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用经皮氧分压(TcPO 2)测量仪检测创周TcPO 2;治疗1、4、7、10、14 d,收集创面渗出液/引流液,采用pH计行pH值检测并记录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集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汉密

作者:杨敏烈;周小金;朱宇刚;姜东林;丁羚涛;储国平;赵朋;程佳;吕国忠;李青峰

来源:中华烧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243
作者:
杨敏烈;周小金;朱宇刚;姜东林;丁羚涛;储国平;赵朋;程佳;吕国忠;李青峰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12期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静脉曲张溃疡 伤口愈合 慢性创面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Varicose ulcer Wound healing Chronic wound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持续负压伤口疗法(NPWT)对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5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负压治疗组19例(男11例、女8例)、循环交替负压治疗组17例(男12例、女5例)和常规换药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分别为(47±11)、(49±10)、(47±10)岁。入院后,单一负压治疗组患者接受负压为-13.3 kPa单一负压模式持续NPWT,循环交替负压治疗组患者接受负压为-16.0~-10.7 kPa循环交替负压模式持续NPWT,常规换药组患者接受碘伏浸润的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治疗7、14 d,计算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用经皮氧分压(TcPO 2)测量仪检测创周TcPO 2;治疗1、4、7、10、14 d,收集创面渗出液/引流液,采用pH计行pH值检测并记录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治疗前及治疗7、14 d,采集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