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2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突变株和野毒株对表面抗体结合能力的差异,探讨免疫漏检基因变异株的机制及对策.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BsAg常见基因突变株和野毒株表达质粒,分别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定量后用常规HBsAg免疫诊断试剂盒检测,观察重组抗原与不同抗-HBs的结合能力.结果 T 126 S变异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力增高,G 145 R,K 141 E和2株三位点同时变异株则明显下降,对M 133 T变异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力影响不大.变异株与多克隆抗体的结合力也有变化,但仍能检测到大部分变异株抗原.结论 "a"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的置换影响了HBsAg与抗-HBs的结合能力,并且氨基酸的置换位置和特性对抗原性的影响各有不同.因此,建议应用HBsAg多克隆抗体或开发研制"免疫逃逸突变株"的特异性抗体,以完善HBsAg免疫诊断试剂的抗体组成,减少免疫诊断对常见基因变异株的漏检.

作者:白玉;夏国良;贾志远;丛郁;王晓黎;郭敏卓;詹美云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3 年 1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28
作者:
白玉;夏国良;贾志远;丛郁;王晓黎;郭敏卓;詹美云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3 年 17卷 1期
标签:
肝炎,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乙型 基因,结构,病毒 免疫学试验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突变株和野毒株对表面抗体结合能力的差异,探讨免疫漏检基因变异株的机制及对策.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BsAg常见基因突变株和野毒株表达质粒,分别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定量后用常规HBsAg免疫诊断试剂盒检测,观察重组抗原与不同抗-HBs的结合能力.结果 T 126 S变异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力增高,G 145 R,K 141 E和2株三位点同时变异株则明显下降,对M 133 T变异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力影响不大.变异株与多克隆抗体的结合力也有变化,但仍能检测到大部分变异株抗原.结论 "a"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的置换影响了HBsAg与抗-HBs的结合能力,并且氨基酸的置换位置和特性对抗原性的影响各有不同.因此,建议应用HBsAg多克隆抗体或开发研制"免疫逃逸突变株"的特异性抗体,以完善HBsAg免疫诊断试剂的抗体组成,减少免疫诊断对常见基因变异株的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