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4 | 下载64

目的 探讨中国恶性肿瘤患者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 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CPT-11)化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 A1基因多态性,检测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39例恶性肿瘤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对接受CPT-11治疗的128例患者毒性反应进行观察,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接受CPT-11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43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UGT1 A1基因纯合野生型TA6/6野生基因型343例(78.1%);TA6/7杂合基因型84例(19.1%),TA7/7纯合基因型12例(2.8%).128例接受CPT-11治疗的患者总体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9.3%);3~4度迟发性腹泻20例(15.6%);基因型TA6/6、TA6/7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7/7发生3~4级粒细胞减少及腹泻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中国患者UGT1 A1* 28多态性频率低,TA7/7纯合变异型患者应用CPT-11化疗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增加,而TA6/7杂合子与TA6/6野生型相似,并不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

作者:景年财;郭环宇;王军;肖宏宇;杨吉利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 年 3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4 | 下载:64
作者:
景年财;郭环宇;王军;肖宏宇;杨吉利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 年 33卷 7期
标签: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Irinotecan Adverse reactions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 A1 Polymorphism
目的 探讨中国恶性肿瘤患者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 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CPT-11)化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 A1基因多态性,检测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39例恶性肿瘤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对接受CPT-11治疗的128例患者毒性反应进行观察,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接受CPT-11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43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UGT1 A1基因纯合野生型TA6/6野生基因型343例(78.1%);TA6/7杂合基因型84例(19.1%),TA7/7纯合基因型12例(2.8%).128例接受CPT-11治疗的患者总体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9.3%);3~4度迟发性腹泻20例(15.6%);基因型TA6/6、TA6/7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7/7发生3~4级粒细胞减少及腹泻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中国患者UGT1 A1* 28多态性频率低,TA7/7纯合变异型患者应用CPT-11化疗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增加,而TA6/7杂合子与TA6/6野生型相似,并不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