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306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真菌性败血症的早产儿11例,分析其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结果 11例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胎龄32~35周,出生体重900~1900 g;其中10例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及全胃肠外静脉营养,7例机械通气,6例深静脉置管;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发热、呼吸暂停、末梢循环灌注差等;3例白细胞计数<4×109/L,5例血小板<100×109/L,10例C反应蛋白升高达(10~132) mg/L,6例行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检测全部升高达(46~1843) pg/ml;血培养病原菌均为念珠菌属,10例为白色念珠菌,1例为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氟康唑敏感率10/11,对两性霉素和伏立康唑敏感率均为11/11;抗真菌治疗时间10~21 d,平均18 d;l0例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 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可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C反应蛋白、1,3-β-D葡聚糖增高,早期积极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游楚明;陈历耋;傅万海;孟琼;覃晓菲;赵有为;谢燕丕

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年 16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306
作者:
游楚明;陈历耋;傅万海;孟琼;覃晓菲;赵有为;谢燕丕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年 16卷 10期
标签:
婴儿,早产 真菌血症 念珠菌病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真菌性败血症的早产儿11例,分析其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结果 11例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胎龄32~35周,出生体重900~1900 g;其中10例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及全胃肠外静脉营养,7例机械通气,6例深静脉置管;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发热、呼吸暂停、末梢循环灌注差等;3例白细胞计数<4×109/L,5例血小板<100×109/L,10例C反应蛋白升高达(10~132) mg/L,6例行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检测全部升高达(46~1843) pg/ml;血培养病原菌均为念珠菌属,10例为白色念珠菌,1例为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氟康唑敏感率10/11,对两性霉素和伏立康唑敏感率均为11/11;抗真菌治疗时间10~21 d,平均18 d;l0例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 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可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C反应蛋白、1,3-β-D葡聚糖增高,早期积极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