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9 | 下载124

目的 分离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研究噬菌体控制宿主菌形成牛物被膜的效率.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为指示菌,从不同环境样品中分离噬菌体;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宿主范围测定方法,对分离的噬菌体进行分类;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噬菌体进行形态学研究;以TJC729为指示菌,开展噬菌体控制牛物被膜形成的应用研究.结果 分别以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为指示菌,共分离得到13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C1~C13.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分析结果表明,13株噬菌体基因组均为双链DNA,并可被分成8组;宿主谱测定结果显示,c1和C13、C6和C7、C9和C11分别具有相同的宿主范围,其余7株噬菌体的宿主范围各不相同.随机挑选噬菌体C1进行形态学研究,发现噬菌体C1头部具有二十面体结构,尾部较长且无收缩性尾鞘,属于长尾噬菌体科.生物被膜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混合噬菌体能够较好地抑制TJC729生物被膜的形成.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噬菌体C1、C10和C12分别与牛物被膜混合培养24 h后,牛物被膜的量分别下降到初始量的32.7

作者:李玲艳;杨洪江;岳华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1 年 3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9 | 下载:124
作者:
李玲艳;杨洪江;岳华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1 年 31卷 4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生物被膜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acteriophage Biofilm
目的 分离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研究噬菌体控制宿主菌形成牛物被膜的效率.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为指示菌,从不同环境样品中分离噬菌体;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宿主范围测定方法,对分离的噬菌体进行分类;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噬菌体进行形态学研究;以TJC729为指示菌,开展噬菌体控制牛物被膜形成的应用研究.结果 分别以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为指示菌,共分离得到13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C1~C13.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分析结果表明,13株噬菌体基因组均为双链DNA,并可被分成8组;宿主谱测定结果显示,c1和C13、C6和C7、C9和C11分别具有相同的宿主范围,其余7株噬菌体的宿主范围各不相同.随机挑选噬菌体C1进行形态学研究,发现噬菌体C1头部具有二十面体结构,尾部较长且无收缩性尾鞘,属于长尾噬菌体科.生物被膜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混合噬菌体能够较好地抑制TJC729生物被膜的形成.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噬菌体C1、C10和C12分别与牛物被膜混合培养24 h后,牛物被膜的量分别下降到初始量的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