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97 | 下载496

目的 对病因不明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了解分离菌株耐药性并分析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双份外周血标本血平板分离划线培养、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及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病原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以及AmpC酶和碳青酶烯酶表型试验,了解分离菌株产酶情况及类型.分别采用肠杆菌科细菌19种常见β-内酰胺酶、AmpC酶和碳青酶烯酶基因以及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21个注释为β-内酰胺酶基因引物,用PCR检测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各靶基因.PCR产物T-A克隆后测序.结果 上述血标本中均分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敏感,但对其他11种抗生素耐药.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PCR扩增结果阴性,但扩增出TK49_09850、TK4912955、TK49_14470、TK49_14495、TK49_18990这5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β-内酰胺酶基因条带,其序列与肠杆菌科细菌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相似性较低.结论 该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该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株有较高耐药性且对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β-内酰胺酶基因与肠杆菌

作者:寿晓岚;胡玮琳;邵泓瑜;吕火烊;严杰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6 年 3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97 | 下载:496
作者:
寿晓岚;胡玮琳;邵泓瑜;吕火烊;严杰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6 年 36卷 1期
标签: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 败血症 分离鉴定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基因 Ralstonia mannitolilytica Septicaemi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rug resistance β-lactamase-encoding gene
目的 对病因不明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了解分离菌株耐药性并分析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双份外周血标本血平板分离划线培养、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及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病原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以及AmpC酶和碳青酶烯酶表型试验,了解分离菌株产酶情况及类型.分别采用肠杆菌科细菌19种常见β-内酰胺酶、AmpC酶和碳青酶烯酶基因以及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21个注释为β-内酰胺酶基因引物,用PCR检测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各靶基因.PCR产物T-A克隆后测序.结果 上述血标本中均分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敏感,但对其他11种抗生素耐药.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PCR扩增结果阴性,但扩增出TK49_09850、TK4912955、TK49_14470、TK49_14495、TK49_18990这5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β-内酰胺酶基因条带,其序列与肠杆菌科细菌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相似性较低.结论 该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该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株有较高耐药性且对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β-内酰胺酶基因与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