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18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吸气阻力阀(ITD)联合心肺复苏术(CPR)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I WOK平台数据库、Science Online、Nature、中文生物医学文献库(CMCC)、万方数据资源、CNKI中国知网、维普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关于应用ITD和未使用ITD进行CPR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至2015年6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共包括138992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应用ITD组(ITD组)患者7056例,未应用ITD(对照组)患者69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循环恢复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0.96,1.11),Z=0.93,P=0.35],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3的比例ITD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R=1.74,95%CI(1.11,2.73),Z=2.40,P=0.02],复苏后存活出院率ITD组优于对照组[OR=1.40,95%CI(1.04,1.91),Z=2.18,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应用ITD联合主动胸外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ITD+ACD-CPR)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OR=1.13,95%CI (1.01,1.26),Z=2.11,P=0.03]、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3的比例[OR=1.53,95%CI(1.22,1.93),Z=3

作者:范志宽;柴艳芬;李晨

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年 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18
作者:
范志宽;柴艳芬;李晨
来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年 9卷 2期
标签:
吸气阻力阀 心肺复苏术 心脏停搏 Meta分析 Impedance threshold devic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Heart arrest Meta-analysis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吸气阻力阀(ITD)联合心肺复苏术(CPR)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I WOK平台数据库、Science Online、Nature、中文生物医学文献库(CMCC)、万方数据资源、CNKI中国知网、维普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关于应用ITD和未使用ITD进行CPR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至2015年6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共包括138992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应用ITD组(ITD组)患者7056例,未应用ITD(对照组)患者69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循环恢复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0.96,1.11),Z=0.93,P=0.35],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3的比例ITD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R=1.74,95%CI(1.11,2.73),Z=2.40,P=0.02],复苏后存活出院率ITD组优于对照组[OR=1.40,95%CI(1.04,1.91),Z=2.18,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应用ITD联合主动胸外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ITD+ACD-CPR)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OR=1.13,95%CI (1.01,1.26),Z=2.11,P=0.03]、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3的比例[OR=1.53,95%CI(1.22,1.93),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