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10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双腔起搏器植入(PM)或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MSA)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 48例患者,19例行PM治疗,29例行PTMSA治疗,并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电话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PM组,平均年龄(51±13)岁,平均随访时间(3.9±2.3)年,起搏模式为DDD,AV延迟间期90~110 ms,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103.8±40.6)mm Hg(1 mm Hg=0.133 kPa)和(45.1±36.2)mm Hg,P<0.05.PTMSA组,平均年龄(43±11)岁,随访时间(3.6±1.2)年,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85.7±21.1)mm Hg和(24.6±12.2)mm Hg,P<0.05.PTMSA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幅度大于PM治疗组[(71±12)

作者:侯翠红;楚建民;浦介麟;乔树宾;华伟;陈柯萍;张澍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 年 1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100
作者:
侯翠红;楚建民;浦介麟;乔树宾;华伟;陈柯萍;张澍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 年 13卷 6期
标签: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双腔起搏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Dual-chamber pac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ablation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双腔起搏器植入(PM)或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MSA)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 48例患者,19例行PM治疗,29例行PTMSA治疗,并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电话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PM组,平均年龄(51±13)岁,平均随访时间(3.9±2.3)年,起搏模式为DDD,AV延迟间期90~110 ms,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103.8±40.6)mm Hg(1 mm Hg=0.133 kPa)和(45.1±36.2)mm Hg,P<0.05.PTMSA组,平均年龄(43±11)岁,随访时间(3.6±1.2)年,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85.7±21.1)mm Hg和(24.6±12.2)mm Hg,P<0.05.PTMSA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幅度大于PM治疗组[(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