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6 | 下载177

目的:总结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 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的形成原因,评价手术疗效,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并需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矫治CHD时的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1岁;矫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时年龄2岁10个月~48岁,中位年龄5岁8个月。疾病病种包括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等。矫治手术类型有:改良Konno手术,经典Konno手术,纤维肌性隆起的切除手术,圆锥间隔的切除以及心室内板障的拆除和心室内隧道的重建。结果矫治术前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1 mmHg(43~159 mmHg)(1 mmHg=0.133 kPa),矫治术后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2 mmHg(4.0~46.2 mmHg),无住院死亡患者,术前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住院期间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随访4个月~6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无主动脉瓣下再狭窄,无死亡。结论继发于CHD术后的主动脉瓣下狭窄,是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紊乱,形成湍流,血流冲击流出道,形成剪切力,从而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纤维肌肉增生导致的。改良Kon-no手术或圆锥间隔切除术,手术安全且效果满意。

作者:张兴;闫军;王强;郭宏伟;李守军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年 3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6 | 下载:177
作者:
张兴;闫军;王强;郭宏伟;李守军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年 33卷 1期
标签:
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 改良Konno手术 湍流 剪切力 Tunnel-like subaortic stenosis Modified Konno procedure Turbulent flow Shear stress
目的:总结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 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的形成原因,评价手术疗效,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并需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矫治CHD时的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1岁;矫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时年龄2岁10个月~48岁,中位年龄5岁8个月。疾病病种包括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等。矫治手术类型有:改良Konno手术,经典Konno手术,纤维肌性隆起的切除手术,圆锥间隔的切除以及心室内板障的拆除和心室内隧道的重建。结果矫治术前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1 mmHg(43~159 mmHg)(1 mmHg=0.133 kPa),矫治术后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2 mmHg(4.0~46.2 mmHg),无住院死亡患者,术前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住院期间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随访4个月~6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无主动脉瓣下再狭窄,无死亡。结论继发于CHD术后的主动脉瓣下狭窄,是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紊乱,形成湍流,血流冲击流出道,形成剪切力,从而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纤维肌肉增生导致的。改良Kon-no手术或圆锥间隔切除术,手术安全且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