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4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9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中位时间2.2(1~4.16)年。术后早期出现传导阻滞219例(20.5%),严重传导阻滞35例(3.3%)。随访期间,出现迟发传导阻滞43例(4.0%),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偏心型封堵器、手术时间长、使用进口封堵器是术后早期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使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是迟发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结论: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传导阻滞常见,多为轻微可逆。而迟发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少见。行经导管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

作者:钟庆华;张智伟;方胜先;钱明阳;谢育梅;王树水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43
作者:
钟庆华;张智伟;方胜先;钱明阳;谢育梅;王树水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年 9期
标签:
传导阻滞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Heart conduct block Heart septal defects,ventricular Heart catheterization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9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中位时间2.2(1~4.16)年。术后早期出现传导阻滞219例(20.5%),严重传导阻滞35例(3.3%)。随访期间,出现迟发传导阻滞43例(4.0%),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偏心型封堵器、手术时间长、使用进口封堵器是术后早期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使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是迟发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结论: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传导阻滞常见,多为轻微可逆。而迟发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少见。行经导管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