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1

目的:介绍"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并评价其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受累的患者行"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近端吻合平面均在窦管交界水平,不"追求"彻底切除窦内夹层。通过前瞻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期影像学资料评价该技术的早中期疗效。结果:共入选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8.0±12.1)岁(34~73岁),术前主动脉窦直径(41.3±3.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43.9±6.6)mm。本组患者均接受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体外循环(179.5±41.5)min(132~255 min),阻断(120.3±23.7)min(95~180 min)。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二次开胸、肾衰、脑梗塞及截瘫等不良事件。患者出院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窦内残留假腔均消失,主动脉窦直径(30.8±2.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2±2.5)mm。随访(28.5±7.8)个月(3~35个月),未发生主动脉根部外科再干预。随访期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窦内无残留或新发夹层,主动脉窦直径(30.9±2.4)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5±2.7)mm;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结构及功能正常。比较出院时和随访期的主动脉窦部和窦管交界

作者:王露辰;刘雁翔;顿耀军;孙晓刚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2 年 38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1
作者:
王露辰;刘雁翔;顿耀军;孙晓刚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2 年 38卷 9期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修复 主动脉窦成形 Aortic dissection Aortic root repair Aortic sinus plasty
目的:介绍"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并评价其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受累的患者行"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近端吻合平面均在窦管交界水平,不"追求"彻底切除窦内夹层。通过前瞻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期影像学资料评价该技术的早中期疗效。结果:共入选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8.0±12.1)岁(34~73岁),术前主动脉窦直径(41.3±3.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43.9±6.6)mm。本组患者均接受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体外循环(179.5±41.5)min(132~255 min),阻断(120.3±23.7)min(95~180 min)。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二次开胸、肾衰、脑梗塞及截瘫等不良事件。患者出院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窦内残留假腔均消失,主动脉窦直径(30.8±2.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2±2.5)mm。随访(28.5±7.8)个月(3~35个月),未发生主动脉根部外科再干预。随访期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窦内无残留或新发夹层,主动脉窦直径(30.9±2.4)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5±2.7)mm;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结构及功能正常。比较出院时和随访期的主动脉窦部和窦管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