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363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长期随访和收集85例PGI-DLBCL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与其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85例患者中男55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83:1,中位发病年龄61 (18~87)岁.胃部发病63.5% (54/85),肠道发病35.3%(30/85),胃肠道多部位发病1.2% (1/85).骨髓侵犯16.4% (11/64),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51.4%(19/37).全部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3.9%.胃部、肠道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生发中心来源(GCB)、非GCB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7%、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变部位、病变大小、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IPI评分(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IPI评分(RR=3.609,95 CI 2.034~6.404,P<0.01).结论 IPI评分是影响PGI-DLBCL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宋立娜;岑溪南;欧晋平;王文生;邱志祥;董玉君;梁赜隐;许蔚林;李渊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3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363
作者:
宋立娜;岑溪南;欧晋平;王文生;邱志祥;董玉君;梁赜隐;许蔚林;李渊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35卷 10期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胃肠道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预后 Lymphoma,large B-cell,diff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tineoplastic combined chemotherapy protocols Prognosis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长期随访和收集85例PGI-DLBCL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与其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85例患者中男55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83:1,中位发病年龄61 (18~87)岁.胃部发病63.5% (54/85),肠道发病35.3%(30/85),胃肠道多部位发病1.2% (1/85).骨髓侵犯16.4% (11/64),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51.4%(19/37).全部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3.9%.胃部、肠道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生发中心来源(GCB)、非GCB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7%、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变部位、病变大小、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IPI评分(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IPI评分(RR=3.609,95 CI 2.034~6.404,P<0.01).结论 IPI评分是影响PGI-DLBCL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