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79 | 下载461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成功手术治疗后视物变形改善,分析手术后视物变形度与手术前黄斑裂孔指数(MHI)、黄斑裂孔预后因数(HPF)以及手术后视力之间是否关联.方法 30例经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证实黄斑裂孔闭合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IMH患者的60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对侧眼裸眼视力大于20/25且无视物变形.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并通过OCT及视物变形表(M-Chart表)进行黄斑裂孔及黄斑区视网膜形态、视物变形度检查.测量患眼垂直变形度(MV)与水平变形度(MH),以及手术前黄斑裂孔基底直径、黄斑裂孔最窄直径、裂孔边缘高度,计算裂孔边缘高度与基底直径比,即MHI和裂孔边缘高度与最窄直径比,即HPF.M-chart值为MV和MH的平均值.手术前患眼MV和MH平均值分别为(1.82±0.04).和(1.81±0.04)..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眼MV与MH分别为(0.17±0.03).和(0.11±0.0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788,P<0.05).手术后M-chart值与手术后最小视角对数(logMAR)BCVA正相关(r=0.504,P=0.004),与MHI、HPF负相关(r=-0.676,-0.518,P值均<0.05).结论 成功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可明显改善IMH患者的

作者:张旭;葛丽娜;沈丽君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1 年 2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79 | 下载:461
作者:
张旭;葛丽娜;沈丽君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1 年 27卷 4期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视网膜穿孔/并发症 视觉障碍 玻璃体切除术 Retinal perforations/surgery Retinal perforations/complications Vision disorders Vitrectomy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成功手术治疗后视物变形改善,分析手术后视物变形度与手术前黄斑裂孔指数(MHI)、黄斑裂孔预后因数(HPF)以及手术后视力之间是否关联.方法 30例经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证实黄斑裂孔闭合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IMH患者的60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对侧眼裸眼视力大于20/25且无视物变形.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并通过OCT及视物变形表(M-Chart表)进行黄斑裂孔及黄斑区视网膜形态、视物变形度检查.测量患眼垂直变形度(MV)与水平变形度(MH),以及手术前黄斑裂孔基底直径、黄斑裂孔最窄直径、裂孔边缘高度,计算裂孔边缘高度与基底直径比,即MHI和裂孔边缘高度与最窄直径比,即HPF.M-chart值为MV和MH的平均值.手术前患眼MV和MH平均值分别为(1.82±0.04).和(1.81±0.04)..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眼MV与MH分别为(0.17±0.03).和(0.11±0.0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788,P<0.05).手术后M-chart值与手术后最小视角对数(logMAR)BCVA正相关(r=0.504,P=0.004),与MHI、HPF负相关(r=-0.676,-0.518,P值均<0.05).结论 成功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可明显改善IMH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