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63 | 下载6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雨生;储昭节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63 | 下载:68
作者:
王雨生;储昭节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1期
标签:
视网膜病,早产儿 疾病模型,动物 述评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Disease Models,animal Editorial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