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4 | 下载256

目的 分析2000年至2009年10年眼内炎的病因变化趋势、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诊断为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患者1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2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39.0±23.7)岁.视力光感者16只眼;光感~0.05者135只眼;>0.05者12只眼.9例儿童患儿无视力记录.外源性眼内炎141例,占85.45%.其中,外伤89例;内眼手术后43例;其他9例.内源性眼内炎24例,占14.55%.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万古霉素0.1m1113只眼.有房水或房水加玻璃体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记录152只眼,培养结果阳性者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和2000年至2004年和2005年至2009年前后5年间不同类型眼内炎患者的构成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152只眼中,培养结果阳性42只眼,占27.63%.其中,细菌阳性28只眼;真菌阳性12只眼;丝状真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混合生长2只眼.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比例高于外源性眼内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1 9,P=0.029 8).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除左氧氟沙星外的氟喹诺酮类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敏感.干预治疗效果

作者:张远霞;姚毅;黄一飞;魏世辉;王志军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4 | 下载:256
作者:
张远霞;姚毅;黄一飞;魏世辉;王志军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6期
标签:
眼内炎/分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预后 Endophthalmitis/classification Microbial sensitivity Prognosis
目的 分析2000年至2009年10年眼内炎的病因变化趋势、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诊断为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患者1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2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39.0±23.7)岁.视力光感者16只眼;光感~0.05者135只眼;>0.05者12只眼.9例儿童患儿无视力记录.外源性眼内炎141例,占85.45%.其中,外伤89例;内眼手术后43例;其他9例.内源性眼内炎24例,占14.55%.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万古霉素0.1m1113只眼.有房水或房水加玻璃体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记录152只眼,培养结果阳性者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和2000年至2004年和2005年至2009年前后5年间不同类型眼内炎患者的构成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152只眼中,培养结果阳性42只眼,占27.63%.其中,细菌阳性28只眼;真菌阳性12只眼;丝状真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混合生长2只眼.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比例高于外源性眼内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1 9,P=0.029 8).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除左氧氟沙星外的氟喹诺酮类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敏感.干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