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99 | 下载712

目的 探讨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共焦显微镜下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视光门诊就诊的10例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详细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前节照相,并行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镜及OrbscanⅡ等检查,分析其特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年龄范围8~35岁,其中囊泡状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4例(7只眼),带状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5例(5只眼),弥漫性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1例(2只眼),共计10例(14只眼).1例囊泡状病变者双眼合并高眼压症状,2例带状病变者(2只眼)伴有角膜地形图异常,表现为角膜后表面前突;1例弥漫性病变者双眼有虹膜周边前粘连,角膜基质水肿.角膜内皮镜检查显示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增大,平均大小为584μm2,而无病变眼为316 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2);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病变眼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为1746个/mm2,无病变眼为320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2).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内皮细胞呈多形性改变;部分出现细胞核,部分皱缩呈橘皮样或指纹样外观,甚至内皮细胞缺失;囊泡状病变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弹坑样或火山口样病灶;带状病变的病灶为宽带状,边缘呈堤状外观,病变

作者:庞辰久;荆洋;李金;宋晓虹;王丽娅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1 年 4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99 | 下载:712
作者:
庞辰久;荆洋;李金;宋晓虹;王丽娅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1 年 47卷 1期
标签:
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 显微镜检查,共焦 内皮细胞 Corneal dystrophies,hereditary Microscopy,confocal Endothelial cells
目的 探讨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共焦显微镜下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视光门诊就诊的10例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详细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前节照相,并行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镜及OrbscanⅡ等检查,分析其特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年龄范围8~35岁,其中囊泡状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4例(7只眼),带状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5例(5只眼),弥漫性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1例(2只眼),共计10例(14只眼).1例囊泡状病变者双眼合并高眼压症状,2例带状病变者(2只眼)伴有角膜地形图异常,表现为角膜后表面前突;1例弥漫性病变者双眼有虹膜周边前粘连,角膜基质水肿.角膜内皮镜检查显示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增大,平均大小为584μm2,而无病变眼为316 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2);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病变眼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为1746个/mm2,无病变眼为320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2).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内皮细胞呈多形性改变;部分出现细胞核,部分皱缩呈橘皮样或指纹样外观,甚至内皮细胞缺失;囊泡状病变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弹坑样或火山口样病灶;带状病变的病灶为宽带状,边缘呈堤状外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