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4 | 下载36

目的 研究近红外线激光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健康幼猪急性处死后取其视网膜,采用酶消化法进行猪RGC体外培养,并对细胞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鉴定.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原代RGC全细胞电流及经近红外线激光照射后的电流改变,绘制电流-电压曲线.将体外培养的RGC按是否接受波长为845 nm的近红外线激光照射分为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平均电流峰值.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1周的细胞已具备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形态学特征.对培养的细胞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其胞体和突起呈黄绿色荧光者为阳性细胞.近红外线激光对体外培养原代RGC外向钾离子电流具有调节作用,且该调节作用呈电压依赖性.激光照射组的平均电流峰值为(634.4±86.8)Pa,与对照组的平均电流峰值(580.5±116.4)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30,t=7.923,P=0.000).结论 近红外线激光作用于猪RGC可改变其外向钾离子通道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和发放,调节神经细胞生理功能,可能有益于保护受损的神经节细胞.

作者:徐科;邵彦;孙长森;梁珊珊;郝爽;李新宇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2 年 4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4 | 下载:36
作者:
徐科;邵彦;孙长森;梁珊珊;郝爽;李新宇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2 年 48卷 2期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培养的 膜片钳术 钾通道 谱学,近红外线 Retinal ganglion cells Cells,cultured Patch-clamp techniques Potassium channels Spectroscopy,near-infrared
目的 研究近红外线激光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健康幼猪急性处死后取其视网膜,采用酶消化法进行猪RGC体外培养,并对细胞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鉴定.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原代RGC全细胞电流及经近红外线激光照射后的电流改变,绘制电流-电压曲线.将体外培养的RGC按是否接受波长为845 nm的近红外线激光照射分为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平均电流峰值.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1周的细胞已具备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形态学特征.对培养的细胞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其胞体和突起呈黄绿色荧光者为阳性细胞.近红外线激光对体外培养原代RGC外向钾离子电流具有调节作用,且该调节作用呈电压依赖性.激光照射组的平均电流峰值为(634.4±86.8)Pa,与对照组的平均电流峰值(580.5±116.4)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30,t=7.923,P=0.000).结论 近红外线激光作用于猪RGC可改变其外向钾离子通道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和发放,调节神经细胞生理功能,可能有益于保护受损的神经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