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41 | 下载571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多发于中老年视网膜变性患者,表现为直径125 ~ 250 μm的圆形或椭圆形黄色网状图形病变,易与典型的玻璃膜疣混淆.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RPD在眼底分布、形态特征、发展特点等方面,均具有与典型玻璃膜疣不同的特征,提示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联合使用多种眼底影像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RPD的诊断率.研究表明RPD与AMD的高风险因素有关,同时也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和RPE地图样萎缩的高风险因素,但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中很少发现RPD.准确识别RPD有助于诊断、治疗眼底疾病和判断预后,因此鉴别RPD和玻璃膜疣以及对RPD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观察尤为必要.

作者:郑仕洁;雷博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5 年 5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41 | 下载:571
作者:
郑仕洁;雷博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年 51卷 1期
标签:
视网膜小疣 黄斑变性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Retinal drusen Macular degeneration Tomography,optical coherence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多发于中老年视网膜变性患者,表现为直径125 ~ 250 μm的圆形或椭圆形黄色网状图形病变,易与典型的玻璃膜疣混淆.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RPD在眼底分布、形态特征、发展特点等方面,均具有与典型玻璃膜疣不同的特征,提示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联合使用多种眼底影像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RPD的诊断率.研究表明RPD与AMD的高风险因素有关,同时也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和RPE地图样萎缩的高风险因素,但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中很少发现RPD.准确识别RPD有助于诊断、治疗眼底疾病和判断预后,因此鉴别RPD和玻璃膜疣以及对RPD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观察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