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5 | 下载97

目的临床验证枢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价值.方法共收治寰椎骨折17例,其中不稳定性寰椎骨折为14例,对11例进行了有限内固定.11例中有6例合并轴向不稳及横韧带断裂;1例合并C2椎板骨折;余4例均为单纯轴向不稳.在解剖定位和透视辅助下进行枢椎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钉的置入后,两侧分别行钉棒联结固定;棒间横连接加压进行枢椎侧块的分离复位,恢复原有的枕骨、寰椎、枢椎间解剖吻合关系,合并轴向不稳及横韧带损伤者行C1-C2植骨融合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4 min(90~176 min);平均失血量432ml(270~1200 ml);平均透视时间18 s;11例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全部患者均于术后5日颈托固定后下地行走;术后脊髓损伤症状无加重.1例因电刀灼伤C1-C2间段椎动脉致椎动脉破裂,止血纱布、骨水泥填塞止血,未出现颅脑缺血症状.3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明显不稳征象.经术后CT证实骨折复位.结论针对具有不稳定性的寰椎骨折或合并寰横韧带损伤患者可在解剖定位和透视辅助下进行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及横连接加压固定,达到枕骨、寰椎、枢椎间的解剖复位和维持,该短节段的生理性修复技术成功应用于严重寰椎骨折治疗有可能改变原有的治疗观念.

作者:谭军;倪春鸿;李立钧;周炜;钱列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6 年 86卷 2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5 | 下载:97
作者:
谭军;倪春鸿;李立钧;周炜;钱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年 86卷 25期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寰椎 骨折 关节不稳定性
目的临床验证枢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价值.方法共收治寰椎骨折17例,其中不稳定性寰椎骨折为14例,对11例进行了有限内固定.11例中有6例合并轴向不稳及横韧带断裂;1例合并C2椎板骨折;余4例均为单纯轴向不稳.在解剖定位和透视辅助下进行枢椎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钉的置入后,两侧分别行钉棒联结固定;棒间横连接加压进行枢椎侧块的分离复位,恢复原有的枕骨、寰椎、枢椎间解剖吻合关系,合并轴向不稳及横韧带损伤者行C1-C2植骨融合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4 min(90~176 min);平均失血量432ml(270~1200 ml);平均透视时间18 s;11例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全部患者均于术后5日颈托固定后下地行走;术后脊髓损伤症状无加重.1例因电刀灼伤C1-C2间段椎动脉致椎动脉破裂,止血纱布、骨水泥填塞止血,未出现颅脑缺血症状.3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明显不稳征象.经术后CT证实骨折复位.结论针对具有不稳定性的寰椎骨折或合并寰横韧带损伤患者可在解剖定位和透视辅助下进行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及横连接加压固定,达到枕骨、寰椎、枢椎间的解剖复位和维持,该短节段的生理性修复技术成功应用于严重寰椎骨折治疗有可能改变原有的治疗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