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192

目的 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8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2例,B级3例,C级3例.经皮成功穿刺肝内门静脉后,沿同一穿刺道经门静脉穿刺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 8例患者经皮经肝门体分流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1.0±4.3) mm Hg降至(18.9±2.7) mm Hg(t 10.258,P<0.01).1例术后5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存活患者随访2 ~ 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例门静脉系统弥漫血栓患者,4个月后分流道闭塞;1例顽固性腹水患者2个月后腹胀症状复发,再次置入支架后腹水肖失;余5例随访期间未再发出血,伴随的腹水症状消失.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为复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内门体分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是常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李名安;姜在波;周斌;钱结胜;黄明声;张有用;邵硕;单鸿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2 年 92卷 4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192
作者:
李名安;姜在波;周斌;钱结胜;黄明声;张有用;邵硕;单鸿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年 92卷 41期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外科 放射学,介入性 Hypertension,portal Portasystemic shunt,surgical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目的 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8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2例,B级3例,C级3例.经皮成功穿刺肝内门静脉后,沿同一穿刺道经门静脉穿刺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 8例患者经皮经肝门体分流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1.0±4.3) mm Hg降至(18.9±2.7) mm Hg(t 10.258,P<0.01).1例术后5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存活患者随访2 ~ 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例门静脉系统弥漫血栓患者,4个月后分流道闭塞;1例顽固性腹水患者2个月后腹胀症状复发,再次置入支架后腹水肖失;余5例随访期间未再发出血,伴随的腹水症状消失.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为复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内门体分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是常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