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120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两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进行研究,探讨ADHD的神经机制.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学龄期ADHD与正常儿童各31名分别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采用半球间同伦(VMHC)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示出正激活脑区,提示其VMHC值高于正常儿童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前额叶(t=5.81),双侧枕叶(t=5.82),双侧小脑后叶(t=6.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R校正Q<0.01).结论 ADHD儿童双侧前额叶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加表现为注意力及工作记忆障碍;两侧枕叶间增强使启动记忆过程变缓;而小脑间的高连接强度使神经环路受损,加重ADHD症状.

作者:江凯华;董选;高敏;李红新;张琴芬;易阳;沈惠娟;陈琳;丁丽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4 年 94卷 4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120
作者:
江凯华;董选;高敏;李红新;张琴芬;易阳;沈惠娟;陈琳;丁丽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年 94卷 46期
标签: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儿童 功能连接强度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 Children Intensity of functional connection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两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进行研究,探讨ADHD的神经机制.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学龄期ADHD与正常儿童各31名分别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采用半球间同伦(VMHC)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示出正激活脑区,提示其VMHC值高于正常儿童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前额叶(t=5.81),双侧枕叶(t=5.82),双侧小脑后叶(t=6.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R校正Q<0.01).结论 ADHD儿童双侧前额叶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加表现为注意力及工作记忆障碍;两侧枕叶间增强使启动记忆过程变缓;而小脑间的高连接强度使神经环路受损,加重ADHD症状.